微流控流式细胞仪通过将微流控技术与流式细胞术相结合,实现了细胞分选与下游分析功能的高度集成,其核心原理与实现方式如下:
一、核心原理:微尺度下的精准操控
微流控流式细胞仪利用微米级通道(1-1000μm)实现流体的精准操控,结合流式细胞术的荧光检测与分选能力,形成“检测-分选-分析”一体化流程。其关键技术包括:
层流控制:微通道内流体呈层流状态(雷诺数Re<1),细胞运动轨迹稳定可预测,避免传统方法中的湍流干扰。
荧光激活分选(FACS):通过荧光标记细胞表面抗原或内部物质,激光激发后产生散射光和荧光信号,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,计算机处理后识别目标细胞。
物理分选机制:利用细胞大小、密度、弹性等物理特性,通过微柱阵列、惯性聚焦、声表面波(SAW)等技术实现无标记分选。
二、功能集成:从分选到分析的全流程
样本预处理与进样
微流控芯片集成样本过滤、稀释等功能模块,细胞悬液经鞘流包裹后形成单列流,通过高压或电动力驱动进入检测区域。
高通量检测与分选
荧光检测:激光束垂直照射细胞流,散射光反映细胞体积,荧光信号强度代表抗原或核内物质浓度。
分选执行:根据检测结果,通过电场、光镊、PDMS微阀或相变阀等控制细胞流向。例如,电场切换可使带电细胞偏转至不同收集池;光镊技术通过激光捕获与移动实现微米级精确定位。
下游分析集成
实时形变分析:集成高速成像模块,实时拍摄细胞形变、亮度、尺寸等参数,结合荧光信号进行多维度分析。
封闭式操作:样本从进样到分析全程封闭,减少污染与操作误差,提升数据可靠性。
三、技术优势:高效、精准、低成本
高通量处理:阵列式并行通道设计支持每小时处理超50个样本,分选10⁶个细胞仅需10分钟。
高纯度与回收率:分离纯度达95%-99.9%,回收率超90%,细胞活性保留率超95%。
低成本与易用性:芯片批量生产降低单次分离成本(为传统方法的1/5-1/10),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误差,适合工业级细胞制备。
四、应用场景
循环肿瘤细胞(CTCs)检测:通过DLD技术分选直径20μm的CTCs,纯度达99%以上。
免疫细胞治疗:分选高活性CD8⁺T细胞,缩短扩增周期2-3天,降低培养成本。
干细胞研究:高效处理微量活检样本,避免因样本量不足导致的实验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