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光光度计的准确度通常在吸光度(A,Absorbance)0.2至0.8之间最高。这个范围也常被称为“线性范围”或“最佳测量范围”。
在这个范围内,吸光度与样品浓度之间遵循比尔-朗伯定律(Beer-LambertLaw),即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,与光程长度成正比。这意味着在这个吸光度范围内,分光光度计能够提供准确、可靠的浓度测量结果。
选择合适的吸光度范围进行测量非常重要,原因如下:
1、避免非线性效应:在吸光度低于0.2时,由于信号较弱,测量结果容易受到噪音影响,导致准确度下降。在吸光度过高,如大于1.0时,可能会出现饱和效应,即吸光度不再与浓度成线性关系,导致测量结果失真。
2、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:在0.2至0.8的吸光度范围内,由于遵循比尔-朗伯定律,测量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,能够提供可靠的浓度数据。
3、便于校准和标准化:标准曲线通常也是在这一吸光度范围内建立的,这有助于进行准确的校准和标准化,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。
因此,在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样品测量时,应尽量调整样品浓度或光程长度,使吸光度落在0.2至0.8之间,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。如果样品的吸光度过高,可以通过适当稀释样品来降低吸光度;如果吸光度过低,则可能需要增加样品浓度或使用更长的光程长度。